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苗木网广告
会员升级
当前位置: 苗木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病虫防治 » 正文

紫薇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9-02  浏览次数:388
核心提示:2007-08-07日信息: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l.)别号痒痒树、百日红,为千屈菜科紫薇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有银薇、翠薇和红薇几

2007-08-07日信息: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l.)别号痒痒树、百日红,为千屈菜科紫薇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有银薇、翠薇和红薇几个变种,但以红薇在园林绿化中应用价值高。紫薇树形美好,树干滑腻干净;顶生圆锥花序,花色艳丽,开花时合法夏日少花季候,并且花期长,7~9月延续开放,故人们有“盛夏绿遮眼,此花红合座”的赞语。紫薇长短常好的园林不雅花树种,在我国分布极广,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城市绿化中都遍及栽培;紫薇还经常被作为家庭盆栽不雅花植物栽培。不外,紫薇也是一种轻易蒙受病虫损害的园林绿化树种。就天水地域来讲,这里风光娟秀、天气宜人,是最合适紫薇发展的处所,可是在持久的栽培经管进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问题。下面,对紫薇的一些首要病虫害的发生纪律及防治方式具体介绍以下。

1白粉病

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寄主十分普遍,紫薇是它的1个主要损害对象。紫薇白粉病在我国栽有紫薇的省、市遍及发生,发病后常使紫薇叶片枯黄、脱落,直接影响树势和不雅赏结果。

1.1表示症状白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首要风险叶片,而且嫩叶比老叶轻易被侵染。该病也风险枝条、嫩梢、花芽及花蕾。发病早期,叶片上呈现白色小粉斑,扩大后呈圆形或不法则形退色斑块,上面笼盖一层白色粉状霉层,后期白色粉状霉层变成灰色。花受侵染后,概况被覆白粉层,花穗畸形,掉去不雅赏价值。受白粉病损害的植株会变得矮小,嫩叶扭曲、畸形、枯萎,叶片不开展、变小,枝条畸形等,严重时整个植株城市灭亡。

1.2发生纪律紫薇白粉病是以菌丝体在病芽、病枝条或落叶上越冬,翌年春季温度合适时,越冬菌丝起头发展发育,发生大量的分生胞子,并借助气传播播和侵染。天水地域,病害一般在4月起头发生,6月趋于严重,7~8月会因为气候燥热而趋缓或遏制,但9~10月又可能再度重发。白粉病在雨季或相对湿度较高的前提下发生严重,偏施氮肥、植株栽植过密或通风、透光不良均有利于发病。

l3防治方式

1.3,1园艺防治紫薇萌枝力强,所以对发病重的植株,可以在冬季剪除所有昔时生枝条并集中销毁,从而完全断根病源。家庭盆栽的紫薇若是发现传染了白粉病,要实时摘除病叶,并将盆花放置在通风透光处。田间栽培要节制好栽培密度,并增强平常经管,注重增施磷、钾肥,节制氮肥的施用量,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同时也要注重选用抗病品种。

1.3,2药剂防治发病严重时,可在春季萌芽前喷施波美3~4°石硫合剂;发展季候发病时可喷施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20%粉锈宁(即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

2褐斑病

褐斑病也是园林植物上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在紫薇发展季候经常发生。褐斑病发生严重经常常会致使植物叶片大量枯黄、脱落。影响不雅赏和开花。

2.1表示症状紫薇褐斑病的病原菌也是一种真菌,首要损害叶片,而且凡是是下部叶片起头发病,后逐步向上部舒展。发病早期病斑为巨细纷歧的圆形或近似圆形,少量呈不法则外形。病斑为紫黑色至黑色,边沿颜色较淡,随后病斑颜色加深,显现黑色或暗黑色,与健康部份分界较着。后期病斑中间颜色转淡,并着生灰黑色小霉点。发病严重时,病斑毗连成片,整个叶片敏捷变黄,并提早脱落。

2.2发生纪律紫薇褐斑病是由千屈菜科尾孢菌侵染引发,病菌是以菌丝体或分生胞子器的形式在病残体上越冬,次年经由过程分生胞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并借气流或风雨传布舒展。天水地域褐斑病一般初夏起头发生,秋季风险严重。在高温多雨,尤其是狂风雨频仍的年份或季候易爆发;凡是基层叶片比层叶片易传染。

2.3防治方式

2.3.1园艺防治尽早发现,实时断根病枝、病叶,并集中销毁或深埋,以削减病菌来历。增强栽培经管、整形修剪,使植株通风透光。家庭盆栽的最好每一年改换新土。

2.3.2药剂防治发病早期,可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

3煤污病

煤污病别名煤烟病,在我国各地园林植物上遍及发生。损害紫薇首要是在其蒙受紫薇绒蚧和紫薇长斑蚜风险今后,即以它们分泌出的黏液为营养,引发煤污病菌的大量养殖。发病后病株叶面布满黑色霉层,不但影响紫薇的不雅赏价值,并且会影响叶片的光合感化,致使植株发展虚弱,提早落叶。

3.1表示症状紫薇煤污病的病原菌属于真菌类,不外煤污病的病原菌种类良多,统一植物上可染上多种病菌,其各自症状也略有差别,但黑色霉层或黑色煤粉层是该病的主要特征。煤污病首要损害叶片和枝条,病害先是在叶片正面沿主脉侵染,后逐步笼盖整个叶面,严重时叶片概况、枝条乃至叶柄上城市布满黑色煤粉状物,这些黑色粉状物会梗阻叶片气孔,故障正常的光合感化。

3.2发生纪律煤污病的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子囊座的形式在病叶、病枝上越冬。因为紫薇长斑蚜和紫薇绒蚧分泌的黏液会为煤污病的病原菌供给营养,所以一般在这2种虫害发生后,煤污病就会大量发生。而6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紫薇绒蚧及紫薇长斑蚜的风险盛期,何况此时的高温、高湿也有利于此病的发生,故春(越冬病菌引发)、秋(绒蚧和长斑蚜引发)季是紫薇煤污病的盛发期,天水地域1年发生1~2代。

3.3防治方式

3.3.1园艺防治①经由过程间苗、修枝等办法,使树木通风、透光;②实时防治蚜虫、蚧壳虫、粉虱等,因为这些虫豸的排泄物恰是煤污病病原存在的根本。

3.3.2药剂防治经常使用药剂为石硫合剂,冬季用波美3°石硫合剂,夏、秋季用0.3°石硫合剂。也可用三硫磷、山苍子叶汁进行防治。

4黄刺蛾

黄刺蛾,体型中等,幼虫为刺毛虫,俗称洋辣子,是园林花草首要杂食性食叶害虫之一。

4.1风险特点黄刺蛾首要是以幼虫啃食造成风险。初孵幼虫一般群集在叶片后背取食叶肉,使叶片呈筛网状;大龄幼虫会爬行分散风险,并直接蚕食叶片,严重时叶片被吃光,只剩下叶柄及叶脉。

4.2发生纪律黄刺蛾是以老熟幼虫在受害枝干上结茧越冬。每一年5、6月成虫成仙,交尾产卵后,6月下旬可以不雅察到第1代幼虫。幼虫有7龄,经常会呈现世代交叉的现象。风险盛期在7~9月。

4.3防治方式

4.3.1园艺防治冬季连系修剪,断根树枝上的越冬茧,从而覆灭或削减虫源。

4.3.2物理防治家庭盆栽紫薇可以在落叶后,人工摘除越冬虫茧,可完全覆灭虫源。大田出产时,可以在成虫成仙期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4.3.3药剂防治化学防治最好能在幼虫分散前用药,可喷施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防治。

紫薇还会有绿刺蛾或褐刺蛾等风险,不外它们都属于刺蛾类,除了形态上略有差别外,在糊口习性及发生纪律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可以在防治黄刺蛾时兼治。

5绿尾大蚕蛾

绿尾大蚕蛾,别号水青蛾、燕尾蛾、长尾蛾,属鲮翅目大蚕蛾科;在我国华北、华中、华东和西南等大部份省市均有分布。风险多种果树和园林苗木。

5.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5~40mm,翅展122mm阁下;体表具有深挚白色绒毛,翅粉绿色,前翅经前胸紫褐色,翅中心有一眼状花纹,后翅尾状突起,长40mm。卵球形稍扁,长2mm,灰褐色。幼虫可长达80mm阁下,黄绿色,体节有瘤状突起,以中、后胸4个及第8腹节背上1个特大,瘤突上有褐色、白色长毛。蛹体长45~50mm,赤褐色,额区有一块淡色斑。茧长卵圆形,灰黄或灰褐色。

5.2发生纪律天水地域1年能发生2代;凡是在树枝上作茧,幼虫5月上、中旬孵化。幼虫共5龄,历期36~44天。老熟幼虫6月上旬起头化蛹,中旬达盛期。蛹历期15~20天。第1代成虫6月下旬至7月初成仙产卵;幼虫7月上旬孵化,至9月底老熟幼虫结茧化蛹。越冬蛹期6个月。

5.3风险特点以幼虫食叶风险,低龄幼虫将叶片吃成缺刻或孔洞,稍大后便把全叶吃光,仅残留叶柄或粗叶脉。

5.4防治方式

5.4.1园艺防治绿尾大蚕蛾越冬蛹很大,便于人工捕杀。高龄幼虫可长达80mm,抗性强且食量惊人,化学防治对比坚苦,可以采纳人工捕获的方式。

5.4.2药剂防治化学防治时要注重尽早发现、尽早预防,尽量保证在幼虫3龄前就用药;可喷施50%杀螟松乳油8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防治。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