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苗木网广告
会员升级
当前位置: 苗木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病虫防治 » 正文

胡杨叶锈病的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9-02  浏览次数:922
核心提示:胡杨叶锈病为胡杨常见疾病害之一。病原菌为粉被栅锈菌melampsora pruinosae tranz. 夏胞子堆0.5~1 mm,夏胞子橘黄色,卵圆形或

胡杨叶锈病为胡杨常见疾病害之一。病原菌为粉被栅锈菌melampsora pruinosae tranz. 夏胞子堆0.5~1 mm,夏胞子橘黄色,卵圆形或卵形,单胞,壁厚,概况密生小疣,21~28×18~21 μm,萌芽后可伸出1~4个芽管。侧丝无色,顶端膨大呈头状或短棒状,无色,长45~65 μm,顶端宽15~21 μm,壁厚1.5~4 μm。。冬胞子堆0.2~1 mm,冬胞子黄褐色,棱柱状,42~60×6~12 μm。

发病纪律

以菌丝体或未成熟的夏胞子堆在芽、嫩梢及幼茎上越冬。翌年4月上旬当气温上升到12 ℃时,胡杨起头萌芽,即呈现越冬病株。平均气温18 ℃时,起头发病;25 ℃时大量发病风行。在7、8、9三个月中,因苗木发展量大,枝条密集,天气湿热,有利于锈病风行,发病常达岑岭。

症状

早期寄主叶片上呈现淡黄小点,渐增大,颜色加深,后冲破表皮,露出橙黄色夏胞子堆;发病严重时夏胞子堆连成片,叶片枯死。后期在夏胞子堆四周形成蜡质、褐黄或红棕色突起的片层,即冬胞子堆,外形不法则或成多角形,多连成片,巨细不等。夏、冬胞子堆均生于叶两面,叶后背较多。

分布及风险

分布于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在自然林和人工林中发生遍及,是幼苗和幼林的首要病害。风险胡杨和灰杨,风险期长达6个月。发病株率高时可达100%,病情指数达97.2,死苗率高达71.1%。

防治方式

1. 覆灭越冬菌原。选择苗圃地与旧苗圃隔离1 000 m阁下,以削减菌源传布和舒展。二是按照第一年分歧播种期及苗木长势,在8月上旬至9月下旬喷1~2次1:300倍粉锈宁,可降低病菌越冬率。三是在第二年4月上旬至5月上旬,连系间苗铲除病株,或摘除病芽、病叶,集中坑埋或销毁。

2. 节制浇灌,中耕保墒

3. 合理密植,恰当疏枝

4. 断根杂草,合理施肥

5. 选育抗锈病新品种

6. 化学防治 25%羟锈宁、15%(或25%)粉锈宁为高效内吸剂,防治结果可达85%~90%。5月上中旬,第一次喷药,节制田间初发病源。平均喷洒叶片正不和。全年喷3~4次。其次是1:200倍萎锈宁、1:50倍敌锈钠、1:300倍多菌灵也有必定结果。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