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03日信息: 大叶黄杨是园林上经常使用的不雅叶常绿小灌木,具有很多长处,但叶斑病的发生,会引发植株提早落叶,造成秃枝,乃至灭亡,严重地影响了大叶黄杨的正常发展和不雅赏结果。
症状:发病早期,叶上有黄色小黑点,垂垂地变成黄褐色,扩大为圆形或不法则形斑,病斑直径为2毫米至10毫米,病斑后期为灰褐色或灰白色,边沿色深,病斑上着生很多小黑点,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叶片枯黄脱落。
发病纪律:病菌以菌丝等形态在病叶或落叶上越冬,为初侵染源。胞子由风雨传布。次年春季跟着气温回升,分生胞子发生,由气孔或剪口、伤口侵入。在河北唐山地域一般6月份起头侵染,7、8月份为侵染盛期,在8月中旬呈现症状,8月中下旬至9月份发病严重,病斑扩大,呈现落叶。发病的轻重与气温及降雨的几多有直接关系,一般高温多雨霉湿的年份发病严重。 大叶黄杨叶斑病易与介壳虫、蚜虫等相伴发生,使植株病势加重。在经管粗放、排水不顺畅、栽植过密、通风不良时易致使病害发生。
防治办法:本着"预防为主、防治连系"的原则。从植株的选择、栽植、经管上下工夫加强植株抗病性。在发生病害时要治早、治小、治好,按捺其成长。
1.覆灭侵染源:冬季断根病落叶,进行燃烧或深埋,消弭侵染源。
2.栽植、育苗时,选择硬朗的植株,提高抗病性。
3.增强养护经管:选择排水杰出、肥力适中的地块,以利于植株发展,加强树势,提高抗病性。合理密植,注重通风透光,降低叶面湿度,削减发病率。
4.化学防治:病原菌侵染早期是防治的最好期间,此时对大叶黄杨进行药物防治,可以很好的节制病害进一步成长,常见化学药剂有1%的波尔多液,75%的托布津1500 倍液,50%的多菌灵、75%的百菌清500倍液。化学药剂宜瓜代利用,每隔7至10天喷洒一次,持续2至3次结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