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叶、茎均受害。叶斑水渍状,圆形或不法则形,呈稍凹陷、暗褐色至黑色斑,直径1-3毫米,叶片上常有多个病斑,但一般很少会合,后期萎蔫卷缩仍制呈大的坏死角斑,与缺钾症相似。茎受害后维管制变黑褐色。随后茎皮发生黑色斑块。
病原物xanthomonascampestrispv.dieffenbachiae,属原核生物界,黄单胞杆菌属,甘蓝黑腐黄单胞杆菌黛粉叶斑病致病变种。无芽孢,革兰氏阴性,好气,1-1.5×0.5-0.7微米,单生或成双,有荚膜,单极鞭毛。水溅和虫豸也能传布。
传布路子和发病前提
1、病原细菌随病残体在地表越冬。
2、翌春前提适宜。病菌经由过程风雨或虫豸传布到叶、茎花上,从伤口或气孔侵入,在细胞间养殖,与此同时,受害细胞被分化,致病部凹陷。
3、侵染叶片潜育期3-6天。
4、高温、高湿、阴雨气候是发病主要前提,狂风雨造成伤口,经管粗放,植株虚弱发病重。
防治方式发病早期起头喷洒50%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必微粒粉剂400-500倍液、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硫酸链霉素或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隔7-10天1次、防治1次或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