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常识导读:卡特兰坏死病的分布与风险 卡特兰坏死病为世界性病害。中国的东南部常见。 卡特兰坏死病的症状 初在叶肉处生淡褐色坏死斑,后
西北苗木网2011-09-30日信息:卡特兰坏死病的分布与风险
卡特兰坏死病为世界性病害。中国的东南部常见。
卡特兰坏死病的症状
初在叶肉处生淡褐色坏死斑,后沿叶脉形成长形黑褐色坏死条斑。病斑成长,叶肉细胞崩坏,表皮凹陷呈坏死斑。坏死斑在叶面增多,形成坏死轮纹与坏死花纹。严重时,开花数少,并且花的寿命短,受害加大。因为品种分歧,有的开花期全然没有症状,但4~5往后花瓣发生坏死,严重时枯死。
卡特兰坏死病的病原
为国兰花叶病毒cymv 传染路子:汁液传染,栽培经管中利用铰剪等刃物及手指等易传染。并且从病株的根部,病毒可游离,从灌水时盆底流出传染。本病毒寄主规模除卡特兰外,还有国兰,石斛、万带兰等兰科植物约40属。
卡特兰坏死病的发生纪律
分株及移植时,经由过程摘取感病株的手指及铰剪等器具带毒,可以传染到接触的健株。病株的根易被损毁,病毒可从浇水时的盆底流出,具有传染性。
卡特兰坏死病的防治方式
1、 发现病株以后当即销毁。如系名贵品种,也应隔离起来增强经管。
2、 分株养殖时,手指和东西均应用皂水洗涤,不利用统一桶水洗涤很多植株,而是应在流水下一株一株地洗涤。盆土、苔藓、盆钵等也要事先消毒以后再以应用。
今朝国际上公认的较好消毒液有: ①2%的福尔马林和2%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变绿后不克不及再用); ②164克无水的磷酸三钠(napo4)或377克含结晶水的磷酸三钠,加水1000毫升,可用于消毒东西,栽培情况等。
3、 把病株做为母本授粉时,应利用充实成熟的种子播种。
4、 茄科、豆科、藜科等兰科之外的植物也有可能带毒传染,在防治中应加以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