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苗木网广告
会员升级
当前位置: 苗木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病虫防治 » 正文

小城黑杨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9-01  浏览次数:523
核心提示:2011-11-24日信息:此刻树叶看起来像被火烧了一样,一片叶子一半好,一半枯萎了,不知是什么病,应该怎样医治姓名:张亮 单元:小

2011-11-24日信息:此刻树叶看起来像被火烧了一样,一片叶子一半好,一半枯萎了,不知是什么病,应该怎样医治

姓名:张亮 单元:小我 联系德律风:02488201011 2010-05-29

专家解答

您好!

1、杨树拟茎点菌溃疡病

病害症状:该病首要风险1-2年生苗木,尤其是风险苗木木质化水平较低、冬季蒙受冻害的苗木。一年生枝条和3-5年生幼树也可感病。发病早期在树干可见褐色浸润病斑,跟着上下扩展,可发生5-15cm长略微陷洼的梭形溃疡病斑,有时在感病的主侧枝上不显现梭形溃疡病斑、而呈树皮大块变色坏死。发病后期,感病枝干的树皮组织逐步呈淡黄色,同时在受害部密生隆起的黄色小颗粒点,为病原菌的分生胞子器,约在5月中旬今后,分生胞子器逐步成熟开裂,溢出土黄色丝状的分生抑、胞子角,发病严重时,病斑环绕树干使植株枯死。

病原菌:该病病原菌属球壳孢目球壳孢科拟茎点菌属为拟茎点菌(phomopsis macrosporakobay&chiba)。其分生胞子器埋生于寄主组织表皮下,单生或聚生在子座内,呈扁球形或不法则形。分生胞子有2种外形,纺锤形胞子、线形胞子,均为无色透明,分生胞子梗单枝,较短。该菌在13-32℃温度规模均能发展,适宜发展温度为25 -32℃,此中最适宜温度为30℃。

发病纪律: 4月中、下旬起头发病。5月初,病斑纵横逐步扩大成梭形。5月下旬或6月初,分生胞子器起头成熟开裂,可溢出淡黄色的丝状分生胞子角,遇雨水易溶,被虫豸和雨水溅射而随风吹散传布。7月中旬后,病原菌的分生胞子器随感病树皮掉水干缩全数脱落。8月遏制发病。

防治方式: (1)在分生胞子器起头成熟开裂前,对发病部位用成立刀刮除,喷涂化学农药,可用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等200倍液喷1-2次。(2)选用优良苗造林,连结苗木的含水量,提高造林苗木的成活率和加强发展势,是防治和减轻该病发生的有用路子。

2、杨树球二孢溃疡病

病害症状:该病多发生在幼树20-30cm的骨干和分枝上。发病早期,感病部位呈现变色病斑,逐步扩大,树皮光彩加深呈黑褐色。病、健组织光彩有较着差别,树皮微下陷,发生梭形的溃疡病斑,树皮坏死,开裂。小枝感病后,很快被环绕一周,不发生溃疡斑,病部以上常呈枯枝或整株枯死。感病后期,病组织变淡黄色,发病部位密生淡黄色圆形颗粒状突起,即病原菌的分生胞子器,成熟开裂,溢出炭黑色、粉末状的分生胞子堆。发病早期常常与杨树烂皮病和杨树拟茎点菌溃疡病很轻易混合。

病原菌:该病病原菌为球壳孢目、球壳孢科、球色单隔孢属杨球二孢菌(botryodiplodia populeaz.k. zhong)。分生胞子器埋生于寄主组织表皮下,单生或聚生在子座内,扁球形、卵形、不法则形,顶端有乳头状突起。发生分生胞子的类型为环痕型,其分生胞子初无色,后呈浅褐色,单胞或双胞,横隔处无缢缩,圆形和长卵形。分生胞子梗短、竖立,不分枝。病菌发展温度规模为15-28℃,适宜发展温度为20-25℃,此中最适温度为25℃。

发病纪律: 4月下旬起头发病。5月初,病斑逐步扩展,树皮光彩变浅呈淡黄色,发生颗粒状的分生胞子器。6月下旬后,分生胞子器全数开裂溢出炭黑色的分生胞子,遇雨水易溶,被虫豸和雨水溅射随风吹散传布。

防治方式: (1)喷50%多菌灵、40%福美砷、70%甲基托布津等200倍液1-2次。(2)经由过程营林办法,连结苗木水势均衡,加强树木发展势,提高树木抗病性。

3 杨树细菌性溃疡病

病害症状:常发生在移栽的大苗和弱树上。早期在树干形成卵形、滑腻的小瘤,直径约1cm ,逐步增大,形成较着肿瘤,概况粗拙,纵向开裂,颜色由浅绿色,酿成灰绿色。后期,肿瘤可环抱树干一周,形成一个梭形瘤或长圆柱形瘤。夏日从肿瘤开裂处流出棕色黏液,有臭味。黏液可沿树干流出到地面。病害严重时,可引致树皮全数腐臭,粉碎疏浚沟通组织导致全株枯死。

病原菌:该病病原菌属假单胞菌科、黄单胞菌属(xanthomomaspopulisubsp populi)。发病纪律: 4月起头发病, -年有两次发病飞腾, 5-6月为发病盛期, 7-8月发病迟缓, 9月再次盛发。病原菌在树皮内越冬,由雨水、虫豸等传布,经皮孔、伤口侵入风险,潜育期1-2个月。

防治方式: (1)强化营林办法,营建混交林或栽植抗性强树种,如栽植抗病、抗逆性强的杨树品系。实时伐除病木,削减侵染来历。 (2)增强肥水经管,加强树势,避免创伤。(3)初春用0. 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 1: 160波尔多液喷干,预防传染。发病早期,可刮去溃疡斑,有必定的防治结果。

4 杨黑斑病

病害症状:发病部位以叶片为主,叶柄、嫩梢、果穗发病较轻。发病早期,多在叶面上呈现圆形或近圆形针刺状红色小斑,两天后小斑凹陷,显著特点是病叶上病斑藐小,直径不跨越1mm,黑褐色或褐色,常长一个突起发亮的点,即病菌的分生胞子盘。病斑连片时成多角形斑或大圆斑,严重时叶片变黑、枯死。在叶柄及嫩茎上的病斑,呈梭形、黑褐色,中心稍凹陷。此病害的小黑点常汇成较大黑色斑块或全叶变黑枯死,故称黑斑病。

病原菌:该病病原属半知菌类,黑盘孢目、黑盘孢科、盘二孢属(marssonina brunnea)。

发病纪律: 5月起头发病; 7~8月为发病盛期, 9月遏制发病,以春季为重。杨树黑斑病的分生胞子具有胶粘性,只有被水稀释后经由过程风吹雨溅才能由气孔侵入,所以高温、高湿多雨季候发病重,地势低洼、过湿都易发病。病菌以菌丝体在落叶或枝梢病斑中越冬。次年春发生分生胞子借风、雨、云雾等传布。

防治方式:选育、栽植抗病杨树品种是防治该病的有用路子。意大利i-69杨、i-63杨、i-72杨对黑斑病是高度抗病的无性系,而i-214杨等则是高度感病的无性系。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