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苗木网广告
会员升级
当前位置: 苗木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病虫防治 » 正文

怎么种植山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9-01  浏览次数:208
核心提示:2011-11-29日信息:请问我们梅州可以莳植山葵吗??姓名:凌劲强 单元:null 联系德律风:07538393231 2011-03-27专家解答一、山

2011-11-29日信息:请问我们梅州可以莳植山葵吗??

姓名:凌劲强 单元:null 联系德律风:07538393231 2011-03-27

专家解答

一、山葵莳植用地的选择

1、山葵采纳林下莳植,其植被选用乔木林或高峻灌木,宜用阔叶林带,树高三米以上,遮光度65-80%为佳。

2、山葵用地的海拔高度,在中国西南部,定位于海拔1500m至2600m之间。

3、山葵用地的朝向以座南朝北,或座西南朝东北为上,朝东或朝西北为次,朝南、朝西、朝西南,朝东南为差。

4、山葵用地选沙质地土,含沙量30%至70%,土层厚度大于0.5m,倾角5°-40°,ph值5.9-7.1。

5、山葵用地选叶岩,砂岩,灰岩类的沉积岩为上,火层岩次之,变质岩较差。原则不选泥岩。

6、选取地表水丰硕,降雨量大于1000毫升,年日照小于1200小时为好,山葵用地应远离农耕地。

二、山葵地清算

1、挖地深度要求大于35cm,严酷断根杂草根

2、以1m宽划行,沟宽40cm,陇宽60cm,陇高45cm,陇顶留半圆形,土块粒度小于3cm。

3、坡地陇向应按地形,做到倾斜避水,不克不及横向挡水,更不克不及顺向放水,须削减水土流掉。陇向与风向交角以夏日主风向为准,交角应小于30°。

4、对坡度大于25°的用地,应在莳植地上方开劈背沟排水,以避免山洪冲洗莳植地。

三、山葵苗的裁种

1、裁种季候,采取春秋两季,以秋季为主,秋季公历9月10日至10月31日,按分歧海拔先高后低依次载种,春季以公历3月10日至4月20日,先低后高依次栽种。

2、苗栽土陇两侧,离顶部三分之一处,两侧错栽,栽深10cm,退窝33cm,即亩栽苗为4000株为好,对特肥土可退至40cm,较瘦土保存30cm退距,即实栽3500至4500株。

四、山葵发展期经管

1、栽苗后,若遇五天内无雨,应对苗地喷洒定根水,可用喷雾器直喷灌水,以窝边湿透为好。

2、春季栽苗后20天,若栽的是实生小苗,宜除草一次,原则除大不除小,以不克不及遮住小苗便可。

3、春季栽苗后40天,可第一次小量施肥,以含量45%氮磷钾的复合肥为例,用量每亩25kg。

4、春季栽苗后五个月,即昔时9月份,作第二次充足施肥,复合肥用量可增至每亩50kg,10月采收叶片,叶杆后不再施肥。

5、春节栽苗于次年三月打花苔后,补施肥每亩30kg。蒲月交售叶杆,叶片后补施肥每亩50kg。九月份可整株收取。收完产物随即整地作秋季栽种用。

6、秋季栽苗宜于九月、十月进行,栽苗后昔时不消除草和施肥。

7、秋季栽苗于次年三月施肥,并打去少许萌生花苔。施肥量以45%氮磷钾复合肥为分例一次施足50kg/亩。

8、蒲月份收取叶片叶杆后,仍可充足施肥50kg/亩。

9、九月份采收叶片叶杆后不消再施肥。

10、第二年三月可充足施月50kg/亩,可于蒲月份整株采收或延至八月下旬,九月再收。

11、完成两个周期的用地应丢荒一年后再用。

五、山葵产物采收:

1、花苔的采收期以每一年三月为好,苔长8-12cm不见白花时采摘并扎把交售,扎把处离底部2cm,紧而不竭,每把重半斤。

2、叶片采收以每一年蒲月为主,九月为辅,要求所带叶柄长度不跨越0.5cm,齐选装筐,无破裂、无黑斑、可带3至5个虫眼,无老黄、腐叶。

3、叶柄交售以相对粗细别离扎把,两道扎捆无老黄叶柄,无黑班,无较着麻点,叶柄大、小头以ф0.8cm至0.4cm为上,大头小于0.4cm和小头大于ф0.8cm为次。采折和运输途中要求无折损,整洁摆放,实时转运,尽可能削减挪动转移次数。

4、块茎采收分级进行,以单枝块茎重量分级,单枝大于20克小于30克,大于30克小于50克。大于50克,小于70克,及70克以上别离按级定价。经清洗修削后分级装箱,即以两个千克箱总计跨越70支为ss级,51-70支为s级,35-50支为m级,25-34支为l级,小于24支为ll级。

5、块茎分为生鲜茎和小白条。生鲜茎要求表皮完整,无黑斑、黑点、黑筋、无刀口。可按照单支巨细带2-4cm长度的3-7支叶柄。凡是有黑斑,黑点黑筋的块茎须切失落叶柄。削去黑斑、黑点、黑筋作为加工原料的小白条发卖,小白条亦按2千克装小箱,六个小箱装一大箱,或按客户要求包装。

六、山葵病虫害防治

1、对于山葵的病害。果断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起首作好种源节制,即不从具有墨入病,软腐病染区规模进苗,尽可能罕用或不消分薜苗,从田间经管上尽早消弭发现的病苗。从本源上消弭病株。

2、从情况选择上避免病害分散,即尽可能消弭高温高湿同时并存的情况,让病源体没法急骤增加,从而避免病害急速泛滥。

3、增强田间放哨,尽早发现病害,并实时消弭积水淤泥暴晒等病灶地段,避免病害漫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