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苗木网广告
会员升级
当前位置: 苗木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病虫防治 » 正文

棉花得枯黄萎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9-01  浏览次数:227
核心提示:2011-12-02日信息:您好;我想咨询棉花为何大片死,是哪些方面的原因?姓名:刘菊连 单元:老湾北河村 联系德律风:137973

2011-12-02日信息:您好;我想咨询棉花为何大片死,是哪些方面的原因?

姓名:刘菊连 单元:老湾北河村 联系德律风:13797359503 2008-08-25

专家解答

刘菊连同志: 您好,最近几年棉花枯、黄萎病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棉花出产的首要障碍身分。良多棉农因为对这两种病害缺乏足够的领会,没法做到综合防治,给出产带来了很大的损掉。 一、病害症状表示 棉花枯、黄萎病又叫“半边黄”、萎蔫病等,都属于维管制病害。病菌风险棉株输导组织,造玉成株发病,病株因为水份的输送受阻表示出萎蔫症状,同时叶片、株形等表示异常。棉区发生枯黄萎病,可以引发叶片和蕾铃的大量脱落,轻则减产10%,重则30-50%,且棉花的品质较着下降。 1、棉花枯萎病症状 苗期发病多呈黄色网型,低温时呈现紫红型或黄化型,阴雨俄然放晴变暖时呈现青枯型病株。成株发病植株矮缩,叶片深绿变厚,叶缘向下卷曲。夏日高温病株抽出新枝叶,呈现畸形。秋季病势加重,叶片从顶端向下枯死脱落,成为光秆,剖开茎秆维管制酿成黑褐色。 2、棉花黄萎病症状 表示病株从下部叶片发病,逐步向上舒展,果枝上的病叶由内向外成长。早期病叶叶肉淡黄,随后叶缘向上卷曲,叶肉变厚,后期叶肉变褐,焦枯脱落,仅剩叶脉,呈“鸡爪状”。剖开茎秆可见维管制变成淡褐色。 3、两种病状的典型区别 枯萎病是由下向上成长,也可沿顶端向下成长形成“顶枯症”,而黄萎病的症状是自下而上逐步向上成长,一般不形成顶枯;枯萎病病叶全数或局部叶脉退色变黄,最后全叶变黄枯焦脱落,黄萎病病叶叶脉及四周叶肉仍表示绿色,叶片边沿稍向上翻卷,但不容易脱落;枯萎病其根、茎维管制为黑褐色,但黄萎病为褐色。最为较着的区别是;黄萎病叶呈“西瓜叶状”或“鸡爪状”斑。 二、发生身分阐发 棉花枯、黄萎病都属于土传病害,同时,还可以经由过程带菌棉子、病株残体、灌水、耕具等分散传布。棉花枯萎病在整个棉花生育期都可发病,多发期一般在棉花现蕾前后,即6月中下旬;棉花黄萎病一般在现蕾后才起头发生,多发期一般在棉花花铃期,即7月下旬至8月上旬。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及消长与品种的抗性、耕耘轨制、经管办法及生育期天气前提等身分紧密亲密相关。造成两种病害严重发生的首要身分有: 1、品种 品种之间的抗病机能有极大差别,今朝品种市场对比稠浊,有的介绍抗枯黄萎病,但现实结果并不睬想;别的,莳植户总有撞命运的侥幸心理,在选择品种时单方面正视产量机能,而轻忽了品种的抗病能力。 2、天气 棉花枯萎病在泥土温度达20℃阁下,相对湿度70%时,田间起头发病。地温到25-28℃时,便呈现点片死苗,到结铃期起头消退。棉花黄萎病的发病温度在25-28℃阁下,低于25℃或者高于30℃发病迟缓,跨越35℃症状隐藏,在适温前提下发病重。在多雨气候会增进病虫害的舒展,高温干旱晦气于发病。 3、登时前提 地势低的丘凹地,和粘土地在汛期易积水,轻易传染病害;地势高、较平整的地块,雨后可实时排水,感病就轻。 4、莳植密度 一般常规品种适宜密度在3000-3500株/亩,杂交种在2500-3000株/亩;而大大都莳植户密度偏大,根基都在4000株以上,乃至“双棵”现象也对比多。密度大晦气于通风透光,尤其是阴雨降温气候适宜病菌侵染,易造成枯、黄萎病的大发生。 5、植株长势 从对比来看,长势强、苗株壮的较着得病机率小,无较着发病症状;而长势弱的棉株较着易传染病害,症状较着。 6、出产办法 一是施肥上偏氮轻磷钾,或中后期脱肥等,致使棉株抗性弱;二是中耕锄草不实时,尤此中耕不到位晦气于棉株发根而影响长势。 7、比年重茬 比年莳植棉花,泥土中含有大量病菌损害棉苗,这是我区发病遍及、严重的首要身分。 三、综合防治办法 对于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办法,关头在一个“防”字。 1、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病夺高产的底子路子。经由过程尝试推行看,中植棉2号、农大156、冀丰106、冀杂566、冀1286等抗性对比好,尤其是中植棉2号较为较着,合适病害较重的棉田莳植。再就是进行种子消毒处置:如浓硫酸脱绒,抗菌剂“402”2000倍热液闷浸等。包衣种子因为包衣剂中含有多种杀菌药剂及农药,也可有用的杀死病源菌,预防病害大发生。 2、合理轮作倒茬 最好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如小麦、玉米、谷类、绿肥等,都可以有用压低泥土菌源,起到防病结果。尤其倡导水稻轮作,防病结果较着。 3、增强田间经管 增强田间经管目标有两个,即削减病菌传布和提高植株抗性。具体做法:一是冬闲期间实时断根棉花地的棉柴、杂草及地面的残剩棉花残枝叶,避免病菌传布;二是秋耕深翻,把表层病菌翻到深层,病残体深埋地下,发酵分化,减轻发病;三是泥土消毒。连系浇灌可掺入高锰酸钾等药剂,对杀灭病菌有必定的结果;四是增强中耕,提高泥土通透性,尤其雨后实时中耕松土,散墒降湿,可降低病害发生;五是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实施氮磷钾配方施肥,加强棉花抗病能力,减轻风险。同时按照棉花长势,进行叶面喷肥,尤其避免后期呈现脱肥现象;六是合理密植,严酷避免棉株过密,影响通风透光,并实时整枝、化控,提高棉株抗逆性;七是实时到田间查询拜访,一旦发现有零散病株,最好当即铲除,带到田外销毁。 4、采取药剂防治 一是在得病条件早预防。要改变曩昔见病喷药或发病岑岭期喷药的做法。枯萎病的多发期是在棉花现蕾前后,一般在6月中下旬,若此时降雨量大,有利于枯萎病的大面积风行,是以在6月上旬就应该用药防治。黄萎病的多发期是在棉花花铃期,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以在7月中旬(若之前有大雨,雨后应当即进行防治)就应该用药防治。当前防治最好机会已过,在此后的出产中应正视这一点。一般药剂有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克黄枯、枯黄基身分、棉花三清等,并加营养调理剂如:磷酸二氢钾、硼锌肥、天丰素、鱼卵白等,每次喷药距离5-7天,连喷2-3遍,可有用预防两种病害的发生风行。二是得病后合理用药。发病早期喷施黄腐酸盐、枯黄沙星、克菌、多菌灵、棉铃宝等杀菌剂加营养剂护卫医治;沉痾地块用菌绝灌根,还有棉枯净等结果显著。今朝市场上杀菌剂、营养调理剂种类繁多,具体要自己把握。总之,田间药剂防治依照预防为主、营养壮苗、医治康复的原则,对峙高效杀菌剂与营养剂共同施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