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苗木网广告
会员升级
当前位置: 苗木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病虫防治 » 正文

小绿叶蝉和茶花蟹壳病防治方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9-01  浏览次数:207
核心提示:苗木常识导读:夏秋季候,茶花的幼嫩新梢经常会发生如许的现象:叶片僵缩、向后卷曲,叶脉变红、叶背变成棕褐色,木栓化,硬脆易断

苗木常识导读:夏秋季候,茶花的幼嫩新梢经常会发生如许的现象:叶片僵缩、向后卷曲,叶脉变红、叶背变成棕褐色,木栓化,硬脆易断。严重时叶片

西北苗木网2011-12-28日信息:

夏秋季候,茶花的幼嫩新梢经常会发生如许的现象:叶片僵缩、向后卷曲,叶脉变红、叶背变成棕褐色,木栓化,硬脆易断。严重时叶片脱落、乃至整个枝条焦枯而死。因为大部份被害叶片极似一只蟹壳,故人们常称之谓“蟹壳病”。

其实,所谓的“蟹壳病”并非一种“病”,而是由一种叫小绿叶蝉的害虫为害而至。若是我们轻轻地将被害叶片翻过来,可以看到一种通体翠绿,长不足3毫米的小虫,少则一、二只,多则四、五只。稍吃惊动,即逃之天天,故一般不容易为人们所发现。

小绿叶蝉empoascaflavescens(fabricius)是一种食性很广的同翅目叶蝉科害虫,除为害茶花外,还为害茶、油茶、木棉、女贞,黄杨等植物。小绿叶蝉在浙北地域一般一年发生10代,以成虫在山茶苗床和茶、女贞、黄杨等常绿树的树丛内,和越冬农作物和杂草内越冬。越冬时代体色变成乳白色或银灰色。春季,当气湿回升10℃以上时起头勾当;当气温回升到12—15℃时起头产卵。据不雅察,越冬后的成虫,首要集中在蓬蒿一类的杂草上勾当取食和产卵。10—15天后卵孵化为若虫,然后逐步迁徒到其它植物上取食为害。7月份之前,因为虫口密度低、而且因为取食的对象多,所以茶花的春梢上常常见不到“蟹壳病”。自七月中下旬起,小绿叶蝉颠末数代养殖后,虫口密度急剧

上升。而此时很多寄主植物的枝叶均已老化,不克不及继续取食。这时候,正值茶花夏秋梢抽发,因而成了小绿叶蝉聚集为害的对象,使幼嫩的枝叶蒙受严重侵害。这种现象常常会延续到初冬。当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时,小绿叶蝉才遏制取食。

按照小绿叶蝉的上述特征,应采纳下列办法进行防治:

1、完全断根花园表里的杂草,杂树,覆灭小绿叶蝉的越冬场合及养殖的“摇篮”和从外埠迁人的“桥梁”。

2、增强肥水经管,节制晚秋梢的发生。肥水过量,秋梢猛发,不但晦气于茶花的发展和开花,降低抗寒力,并且会招致小绿叶蝉的为害,增添越冬虫口密度。故应严酷节制秋后肥,避免萌生晚秋梢。

3、用药剂防治小绿叶蝉,凡是采取40%的乐果乳剂的3000倍液。在山茶夏秋梢萌生后,要常常查抄,实时用药。四周的树丛杂草也要同时喷药。茶花苗床,虫口密度高,除应在发生期增强防治外,立冬前后和清明前后,各喷药一二次,以覆灭越冬害虫。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