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苗木网广告
会员升级
当前位置: 苗木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病虫防治 » 正文

贴梗海棠锈病表征及其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9-01  浏览次数:234
核心提示:苗木常识导读:贴梗海棠最易发生锈病风险,海棠发病早期,叶片正面呈现黄绿色小黑点,后渐扩大为橙黄色病斑。病斑正面呈现针尖巨细

苗木常识导读:贴梗海棠最易发生锈病风险,海棠发病早期,叶片正面呈现黄绿色小黑点,后渐扩大为橙黄色病斑。病斑正面呈现针尖巨细的黑色小粒点

西北苗木网2012-02-02日信息:

贴梗海棠最易发生锈病风险,海棠发病早期,叶片正面呈现黄绿色小黑点,后渐扩大为橙黄色病斑。病斑正面呈现针尖巨细的黑色小粒点,叶片后背长出坚硬的黄色须状物,即病原菌的锈胞子器。发病后期,黄色须状物的颜色变深,逐步成熟粉化,叶片正面病斑扩大,形成黑褐色坏死斑,并可以脱落成穿孔状。8~9月锈胞子成熟后随风传布到桧柏上,侵入嫩梢越冬。桧柏被害部位呈现浅黄色黑点,后隆起呈灰褐色豆状小瘤并中心膨大,概况粗拙,呈棕褐色。在海棠、苹果与桧柏混栽环境下发病较为严重

贴梗海棠病株率高达100%,病叶率一般在20%~80%,每一年均有发生,有些风险严重的植株在夏日7~8月份就呈现了叶片大量脱落的现象,严重影响海棠的发展势。贴梗海棠锈病病原为担子菌亚门胶锈菌属真菌,病菌以菌丝角在桧柏枝条上越冬,并形成冬胞子角,3~4月冬胞子角遇雨分裂,膨大为橙黄色花朵状或木耳状,并发生担胞子,随风传布到海棠上,于5~7月春夏日节风险海棠叶片。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