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常识导读:杜鹃花根腐病,是一种由镰孢霉菌引发的土传病害,多发生在杜鹃花的根茎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常常湿润,阳光不足,半知菌类镰孢属真
西北苗木网2012-02-02日信息:
杜鹃花根腐病,是一种由镰孢霉菌引发的土传病害,多发生在杜鹃花的根茎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常常湿润,阳光不足,半知菌类镰孢属真菌勾当频仍,一旦侵入皮层,不久即会引发腐臭,固然发病率虽不高,但染病后灭亡率很高,病菌一旦侵入皮层,不久即会引发腐臭,根上呈现水渍状褐斑、软腐,后腐臭脱皮,木质部呈黑褐色,树皮逐步呈灰白色,并会逐渐舒展,“进而扩大到树干整个皮层坏死,堵截养分及水份的输导,使顶端嫩叶逐渐干涸,并自上而下,枝叶萎蔫掉水干涸,乃至全株灭亡。
根腐病的防治,应注重采纳以下办法:
1、半知菌类镰孢霉属真菌存活在泥土中的植物残体上,数年内遇适合寄主仍有侵染力,凡碱性泥土、湿度大、温度偏高,均有利于病害的成长舒展,故确诊后,应对死株及盆土实时处置。
2、对临近的植株可用0.1%高锰酸钾浸泡或淋洗全株,并用清水冲刷后再上盆,盆土可事先用70%托布津1000倍液喷浇。
3、应注重改良场地通风,迟早增添光照,增施钾肥,提高抗病力;在每一年5月份阁下用200倍托布津涂抹骨干,每7天至10天涂一次,持续三次,预防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