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滩涂扦插造林专用竹柳
我国沿海滩涂面积较大,种植耐盐碱植物可大大降低改良成本。总结了沿海滩涂竹柳造林技术,包括选地整地、插穗准备、扦插造林、抚育管理等内容,以期为沿海滩涂地区经济林与能源林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土壤盐碱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据统计,我国盐碱地面积约有2 700万hm2,其中江苏沿海滩涂总面积约68.73万hm2,约占全国滩涂面积的1/4。沿海盐碱地理化性状差,植物生长不良甚至不能成活,难于建立植被,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和农林绿化,影响了生态环境。目前,我国沿海滩涂的开发利用往往采用人工方法进行土壤改良培肥,投资大,周期长,综合效益低下。随着资源短缺日益加剧和生态保护的迫切需要,耐盐碱竹柳植物在滩涂上的利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青睐,这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工程费用和养护管理费用,而且耐盐碱植物定植后可降低土壤盐分含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利于土壤改造。竹柳,杨柳科柳属植物,是近年来引进的一个多元杂交生的柳树新品种,为高大落叶乔木,叶狭长,为披针形叶,单叶互生,稀对生,叶长3~7 cm,雌雄异株,辛荑花序直立,先叶或与叶同时开放,雄蕊2至多数,花丝分离或部分或全部合生,子房无柄或具柄,为多倍体。在沿海如东县东凌地区盐碱地上实际种植,观察发现竹柳在耐盐碱性、生长速度、单位面积投入产值比上优势明显,是目前已知最好的盐碱地丰产速生林树种之一。竹柳选地整地盐碱地的自然条件较。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青青苗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