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风险小回本快 苗木种植勤劳致富
日期:2013-11-07 16:00  点击:312

风险小回本快 苗木莳植勤奋致富, 济南是不是有家庭农场?摞荒地盘谁来耕种?若何才能成为农场主?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到济南多处村落探访,发现很多本来在城市打拼的工人、商人回到郊野乡下,用已有资金租赁摞荒地盘开展农业莳植、养殖。他们的农业经营模式与家庭农场相似,但还贫乏相关部分认证。他们有一个配合特点:在步履之初,都被人冷笑是“疯子”、“傻子”。

崔立荣:建筑商看上摞荒地盘

2月20日下战书,落日照在济南党家街道处事处蛮子村村北的小山上,吱呀的石磨声从山上一家名为邵而老家的农场中传来。小山脚下是一片蔬菜田,来自村里的农场工人正在忙着播种;菜地旁是一大片猪圈,5只黑猪可以在里面竞走;旁边还有两个大鱼塘。农场主崔立荣说,一到雨季,山上的水就会流下来,在这里形成自然水池。

记者见到崔立荣时,他正背着手在自家农场里边遛弯边查看菜田里绿油油的生菜,享受着田园“恣”糊口。他介绍,这片朝气盎然的地盘,在2009年时仍是一片摞荒地盘。

跟着农村城镇化成长,蛮子村距离济南市里愈来愈近,更多的村平易近进城打工。因为农作物收益较低,良多村平易近抛却耕种地盘或爽性在地里种上杨树。“2008年后,村里直接摞荒的地盘到达20%-30%,还有大部份间接摞荒,好比一两季不种。”提到那时情形,崔立荣布满可惜。

崔立荣出生在距离蛮子村只有1千米远的邵而村。他17岁起头进城闯荡,在工程建筑业打拼30余年并堆集下不菲身家。2000年阁下,老家邵而村有一片荒疏多年的果园,经村委会推荐,崔立荣以每一年5000元的价钱租下,起头边承包工程边养猪。2009年崔立荣回抵家乡,和家人一路专心做农场,成长种养轮回财产链,良多人在背后都说他是傻子。

他说,在城市打拼的那些年给了他纷歧样的思惟,他明白城里人想要什么。回抵家乡后,崔立荣接连租下邵而村、邵而西村、蛮子村三座荒山,并租四周村平易近的耕地莳植粮食和蔬菜。他用动物粪便做肥料、用沼气做农药,保证农场产的蔬菜、粮食不受化肥、农药污染。同时,农场内养有黑猪、鸡、鸭、鹅等六畜家禽。“都是拿自己种的粮食当饲料,自然还健康。”崔立荣说此刻城市人都讲究健康饮食,所以他主打“原生态牌”。

张如坤:300万积储绿化一片荒滩

在南部山区,和崔立荣一样的“傻子”还有张如坤。

在党家街道处事处张庄村玉符河北侧,有一片387亩的树林,里面种有杨树和法桐、雪松、翠竹、白皮松等20余种绿化苗木,依照季候,苗木间还会种上玉米、小麦和蔬菜。林间有刷着黄漆的3间平房,一间是配电室,别的两间则是张如坤和妻子的“家”;院子里还养着2条黄色土狗和成群的鸡、鸭、鹅,装玉米和小麦的粮仓立在两侧。

张如坤是这片树林的主人。他是张庄村人,年青时在外跑运输,后来又转做发掘机生意,到2001年共有300多万元的积储。依照村里人的设法,他应该在济南市里买楼房,过城市人的糊口。让人没想到的是,年近半百的他却用全数积储绿化了一片荒滩。

张如坤介绍,原来玉符河河流应该位于此刻树林北侧。昔时四周村平易近都来河滩上挖沙,致使河滩、河流融为一体,一到多雨季候,河水漫获得处都是。从张如坤拿给记者的照片可以看到,12年前这片绿油油的树林就是烧毁的河滩,河滩上坑坑洼洼,布满大巨细小的鹅卵石。“我用一年半的时候挖出玉符河新河流,再用挖出来的土盖在河滩上。”张如坤说,那时他租了20辆车,花光所有积储都不敷,还用发掘机做典质,在银行贷款29万元,“村里人都说我被钱烧疯了”。

沙岸填平后,张如坤赶快种上杨树。“杨树苗子廉价,投资对比小,并且杨树发展也快,那时想着先把这个处所绿化起来。”张如坤诠释,若是直接种绿化苗木,一棵树苗几十块钱,上万棵就是一个大数量。直到2005年,这300多亩地都种上了杨树。现现在张如坤已将3/4的杨树卖失落,改建成绿化苗木基地,“这些都是在不竭革新中的,今年我筹算再卖失落一些杨树,引进新树种”。

老窦:回老家租荒山养老

济南酿造厂快退休的工人老窦前年也插手了这个“傻子”行列。

沿相家村盘曲曲折的巷子向山上走,就来到老窦租的红土岭。红土岭脚下有很多农人种的小麦、玉米和密密层层的野酸枣树。“我不计较这些,村平易近愿意开块地种点庄稼就种。”老窦说,村平易近们在山上种地还能趁便帮他照看一下树苗,这片山也加倍平安,所以他没筹算把村平易近赶出去。

越往山上走越冷落,除了少许林业部分绿化种的松柏树外,就是一些杂草。到半山坡时,却酿成了别的一番气象。每隔不远就会看到一棵核桃树苗,因为是冬季,只有两个光溜溜的枝杈。老窦说,这些树苗都是客岁栽上的。2011年,他从村委会租下这片荒山头,共2000亩,可操纵地盘占70%-80%。经由过程朋侪介绍,他又插手当地心连心合作莳植农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为他免费供给核桃树苗和农药,他则在村里雇了几个工人协助养护,“等我退休了,就和家里人一路回来种”。

“我父亲是甲士,我很小就分开农村去了济南市里。”在济南有一份不错工作的老窦本应该在城市里保养天算,可是邻近退休,他回到老家相家村从头翻盖了祖宅并筹办在田间养老。老窦说,刚筹算包山时,村里的亲戚朋侪都不睬解,“也有很多人说我是傻子”。

他们的心里话

种地的人有“实际派”也有“胡想派”

圆了儿时梦晚年有靠山

在他人眼里,像张如坤、崔立荣和老窦如许的人是有福不享的“傻子”,但他们有自己的设法。问及耕田原因,老窦和崔立荣是“实际派”,而老张是“胡想派”。

“为圆儿时梦回籍种地儿子有牢骚”

为啥会想到租种荒地?听到这一问题,原本坐着的张如坤站起身来,笑着伸了伸胳膊告知记者,“这话说起来就长了”。

张如坤说,工作要回到1961年天然灾难时,那时他还很小,一向想变玉符河的沙岸为地步。“渴马片区自古就旱,那时我们出产队只有两块水浇地,麦子底子不敷吃。”张如坤想,若是在玉符河两侧的沙岸上种满麦子,既不消愁水的问题也就有了粮食吃。

多年后,历城区水利局到村里收罗党员对玉符河的治理定见。会上,张如坤阐述了他的设法:从头挖河流,将两侧河滩覆上土种庄稼,村北山上再栽上果树,形成玉符河南侧一片良田,北侧一片花果山的气象。“那样张庄很快就会富起来”,张如坤对这个治理方式布满决定信念。那时预会党员大都附和这个提议,但没有人带头干,也没有人愿意出钱。

2001年,张如坤靠搞物流和发掘机在外面赚了很多钱,一有积储,他就当即回到村里花70万元租下这片荒滩。那时正赶上大儿子退伍回家,“原本可以给他放置一个不错的工作,后来想了想,仍是把他留在家里和我一路种树。”张如坤说,固然此刻苗木基地能赚很多钱,但年青人嫌脏、嫌累,儿子对他昔时的决议有些牢骚。

“金融危机下种地是实其实在的”

与张如坤的豪情分歧,老窦和崔立荣垂青的是农业投资的回报。

老窦说,一方面在城市中养老不如在村落健康。老窦在相家村有一座祖宅,父亲归天后,他就回到老家,在祖宅的根本上盖了三层小楼。院子里种上花卉,屋顶上架上千里镜。“凌晨起来扫扫院子、浇浇花,再开半个小时的车去上班;下班后,望望远山、喝品茗,我此刻的日子比如活仙人。”老窦拍拍他的肚皮满意地告知记者,因为喝老家的地下水、吃粗粮,他的大肚子下去良多,体重减下十几斤。

别的,老窦还想给晚年的自己找一个安定靠山。“我耕田不求立即有回报,归正此刻还有工作。”老窦说,种树需要投资,趁此刻他还能挣钱赶快把树种起来,等退休后,便可以取得回报,并且也能留给后代一些资产。“若是将来这2000亩荒山的核桃树都结了果,那就是很大收益。”在老窦看来,在农村投资要比在城市投资有前景,“中心1号文件一出来,我就通读了一遍,固然对农业投资的优惠政策还不是出格明白,但一定错不了”。

崔立荣说他抛却承包工程有两个原因。一是感觉自己不是“做”工程的人,更合适实其实在地干工作,一旦带的人多了,压力就大起来,“好比成天出去应酬,我受不了”。别的一个更主要原因是,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竣事后,济南的工程量较着削减,再加上金融危机,他逐步变得谨严。“常在河滨走,怎能不湿鞋,我担忧万一哪天失慎失落到河里,一生奋斗的工具就都没有了。”在崔立荣看来,把积储投入到农业上更保险,“固然收益不是很大,但最少工具都是实其实在摆在那儿的”。

□统筹:刘彪 采写:本报记者 石晓丹

昔时投资300万填平沙岸种树,起头4年全赔,直到第5年才委曲挣出人工费。中心1号文件发布后,农村已逐步形成一股“农场热”,耕田看似夸姣,其实也有辛酸。采访中,多位农业经营者暗示,范围经营在必定水平上可以降低种地成本,提高农产物收益,但同时面对投资范围大、回报周期长、人工成本不竭上涨等诸多灾题。

H艉斡利

前4年只赔不赚11年挣回初始投资

在苗木基地内,张如坤一一向记者介绍他的“钱树子”。走到一棵2米高的雪松前,他告知记者,“这树值1000元,再养1年,就可以涨到1500元”。他莳植的苗木首要卖给企业或者主管城市绿化的当局部分。

“不外,投资林业回本周期太长。”张如坤说,树苗种上第5年才起头卖钱,并且只够付出工人的工资。颠末近11年成长,他现在刚赚回起头投资的300万。

“此刻地里种的苗木大要也值300万元,但不克不及全砍了,只能继续往里投入。”张如坤估量将来投资会慢慢削减。原来农场首要采办一些大树苗,因为没经验,曾赔过很多钱,此刻经验丰硕了,树苗成活率根基可以到达90%以上。苗木基地还起头莳植小秧苗,这种秧苗发展周期长,但价钱比大树苗廉价数十倍。同时,大范围莳植后,他自己采办了各类农用机械,也能够将莳植成本降到最低。

挣的钱又投进去具体赚几多不清晰

“说真话,做农业不会赚太多钱,有钱也都投入到下一轮出产中,你看我此刻范围挺大,但问我赚了几多钱,我还真不明白。”被问及盈利环境时,崔立荣如许告知记者。

崔立荣说,尤其是养殖行业几近不赚钱,可以或许委曲保持就不错。他回想,起头一年养两三茬猪,有时能赚些钱,有时也赔钱,最多一茬猪赔了20万元,一头猪就赔200元。“我仍是命运好的,有的底子卖不出去,养殖业的风险太大。”他说,猪长到180斤后,吃饲料会愈来愈多,再喂就赔钱。

现现在,崔立荣的老家农场成长种养连系的轮回模式,主打“原生态”牌。农场里有石磨面粉,原生态五谷杂粮,鸡、鸭、鹅、黑猪和蔬菜,还有一些中草药。这些农产物的价钱多是市场通俗产物的10倍以上。“此刻良多精英都跑到农村,我不是精英,但和留守农村的人比我有优势,我的人脉、经验和脑筋,能让我耕田的产出多很多。”说这话时,崔立荣脸上弥漫着高傲。

同时,老家农场的农产物不进超市、不建专营店。崔立荣说,这些农产物首要是直接配送到会员家里,此刻老家农场有100余名会员,此中对比固定的有50个,“这些会员首要是一些有钱人”。

合作社免费发树苗3年后结核桃

老窦没有雄厚的资本,相对张如坤和崔立荣来说,他的投资要小很多。

老窦插手农村合作社后,由合作社免费为其供给树苗和农药,他首要的投资就是雇人扶助养护。“客岁春季种了1500棵,今年开春我筹算再种2000棵。”老窦说,客岁种树时,他从山下相家村雇了10小我,人工费是50元/天,还租了一台发掘机,一天1000元,种了两天。日常平凡还持久雇人打理树苗。

谈及盈利问题,老窦说,此刻当局相关部分经由过程合作社给种核桃树的农人补助,每种活1棵树补助12元,是分批给,所以扣除人工费后他几近赚不到钱。而真正赚钱多是3年今后的工作。他介绍,固然树苗种上后昔时就结核桃,但成果数目很是少,并且如不加以干涉干与,就会影响果树将来发展。所以核桃树在莳植前两年,都必需把结出的核桃掐失落,直到第3年才能有产出。3年后,一棵核桃树大要能产1斤干核桃,跟着莳植年数增添,核桃产量也将逐年增添。至于将来产出的核桃若何发卖,老窦说,他还真没细想过,不外他不担忧卖不出去,“我是有组织的人,合作社这么多社员,大家连合起来,一定吃不了亏”。

D烟夂芏

10个工人加起来500岁

此刻最让张如坤和崔立荣头疼的是农场工人愈来愈难招。

张如坤说,2001年他刚起头填沙岸时,雇村平易近的费用是每人天天15元。“那时大家都抢着来,跟此刻环境大不不异。”张如坤说,现在有劳动能力的青丁壮都到济南市里打工,一般一个中年妇女的工资是70—80元/天,而他的农场只能给工人开出50元/天的工资。

“愿意来的就只剩下老弱病残。”张如坤介绍,此刻持久在他农场工作的工人有10个,平均春秋50岁以上,加起来跨越500岁,此中年数最大的70岁。“最坚苦的是春季种树时节。”张如坤说,到那时一般一天会雇100人阁下,需要跑好几个村招人。

崔立荣也碰到一样的难题。老家农场的农作物都不施化肥、打农药,所以需要工人到田里除草、撒粪。“一到热的时辰,花日常平凡两倍的工资,都没有人愿意来。”对此,崔立荣十分忧?。

农场想扩大有风险

崔立荣说,最近他和同业会商最多的一个问题是扩大经营范围。“一个年青人和媳妇在章丘建了一个养猪场,范围很大,但此刻进退失据。”崔立荣说,这个年青人起头凭一腔热血和胡想,回到老家四处借钱建起养猪场,后来跟着猪场范围不竭扩大,他便起头追求冲破。

在崔立荣看来,农场追求冲破无非有两种法子,一种是寻觅投资人、合股人配合承当风险,别的一种是将经营模式变成公司+农户。崔立荣口中的“年青人”选择了前者,碰到与合股人定见不合,便会很是忧?。“公司+农户则很难保证产物质量,归正两端难。”

崔立荣说,干农场要有些“小农意识”,不要盲目贪大。

业内说法

没钱的、太有钱的都干不了农场

采访中,很多人将自己正在经营的农场称为“家庭农场”。到底什么样的才算是家庭农场?“最近有很多莳植大户来咨询若何申请家庭农场,但具体量化尺度、挂号、补助法子都还在摸索中。”济南市农业局莳植业经管处处长刘卫国说,中心1号文件发布今后,他们乃至吃午餐时都在会商家庭农场。

家庭农场挂号轨制有望出台

刘卫国诠释,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首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范围化、集约化、商品化出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首要收入来历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年,在上海松江、湖北武汉、吉林延边、浙江宁波、安徽郎溪等地已有6670多家。

“但在山东仍是一种新事物,具体量化指标、挂号方式都还在摸索中。”刘卫国说,在济南,一些莳植大户、都会庄园的经营模式和家庭农场很相似,极有可能颠末搀扶培养成长成家庭农场。在他看来,老家农场的经营模式就与家庭农场符合,但具体要看量化指标的划定,好比莳植范围等。

记者得悉,2月24日山东省农业厅方才下发的农业工作重点中明白指出,今年山东省将重点增强农村地盘承包经营经管和服务,摸索成立“家庭农场挂号轨制”。“济南家庭农场的挂号轨制不会让人们等太久。”刘卫国暗示。

“没钱的开不起农场”

在张如坤看来,想要经营家庭农场,农场主除了必需具有耕田经验和手艺外,“最主要的是有必定的资金”。

张如坤说,大范围成长农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尤其是在济南周边农村,光地盘租赁费就是一大笔”。崔立荣也说,他今朝租用村平易近的纯农业用地一年是1000元/亩,且每一年续租,地盘房钱随时可能上涨。山地的房钱要相对廉价,他曾分3次租下位于蛮子村的荒山,租期是70年,房钱约100万元阁下,“那时满山都是石头,光溜溜一片,我花了3年时候革新,共投资1600万元,真正革新好还需要3年”。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09/14 19:33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