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金丝达再次向世人睁开一幅宏伟蓝图:投资1000万元建造占地1300亩的“流青园”。这个“流青园”,位于昌邑市柳疃镇刘家车道村的东南侧,潍河的西岸。这里原是一片荒滩,上面除了稀稀落落地成长着一些老化的山查树外,就是漫漫黄沙。每逢东熏风刮起的时分,良多的黄沙、尘埃就飞舞着扑向刘家车道村的平易近居,村平易近们连门窗也不敢开。经过整平地皮、扶引淡水、开挖鱼塘、广植绿草……“流青园”成为一处集生态观光、休闲文娱和农业出产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
治污尝到甜头
瞄准生活生计残余
纺织印染业是昌邑经济的传统支柱财产,但印染废水因成份复杂、色度大、cod高,极难措置,已成为制约纺织印染企业开展的瓶颈,也是昌邑印染业急需处置的大问题。
金丝达固然最早成立了污水措置厂,然则仍存在污染和资本糜掷。为此,金丝达2006年成立了动力公司,科技人员初步对废水废物的再应用进行专题钻研。
经钻研发现,印染废水和生活生计污水中含有的良多棉短纤、印染助剂、棉子壳等有机物,在必定的条件下能发生沼气。2008年12月,金丝达上马了印染废水资本化应用项目,该项目以印染废水资本化应用为目标,采取厌氧措置手艺为中间的集成措置工艺,完成了沼气发电、中水回用、热值收受接管和污泥燃烧,在达到污水零排放的还,完成了资本的充分应用,年可完成综合效益1000多万元。它变污水措置为污水资本化应用,填充了该范围的国内空白。该项目已过省科技厅组织的结果判定验收,达到国际进步前辈水平。
尝到了甜头,金丝达治污上了“瘾”,上一年他们又初步自立研发残余的资本化应用,开工成立了城乡生活生计残余资本化应用项目。估量此项目日措置残余才能350吨,投入运营后将对昌邑全市局限内的生活生计残余进行无害化燃烧措置,使城乡生活生计残余真正完成轮回再应用。
进军绿色财产
建成苗木基地
治污建园后的金丝达并未知足、止步,金丝达要让更多的人们享用到绿色带来的幸福和欢快。
2001年秋季,金丝达初步大举进军绿色财产——苗木业,前后在围子、奎聚、都昌等镇(街道)建成了1万余亩的苗木基地,成为“江北第一苗木大户”。在这面绿色旗帜的引领下,昌邑市前后有50多家平易近营企业随旗而动,纷纷下“苗海”,涉足苗木业。平易近营大户高密集资金的投入,使昌邑逾越了初期的资本储蓄积累阶段,直接进入了计划化运营时代,昌邑的黄金槐、丽人梅、复叶槭、常夏石竹、雪松等苗木的栽种面积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之最。昌邑的苗木总面积由初始阶段的4000多亩敏捷开展到今朝的10万亩,聚拢了国表里200多个优良绿化苗木种类,被国家绿委会办公室命名为全国唯一的“中国北方绿化苗木基地”,苗木资产总值10亿元,年发卖收入2亿元,苗木业已成为昌邑农夫致富增收的一项主导财产,有1万多农户搭乘这一财产“快车”走上了致富路。
2003年,昌邑市初步进行山东省(昌邑)苗木生意会,至今,延续七届苗木盛会共吸引德国、荷兰等国和全国20多个省区市40余万人次、3500家单位介入,累计苗木生意额18亿元。昌邑成为“买全国、卖全国”的江北苗木集散中心、代价组成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手艺奉行中心。金丝达旗下的浩林苗木公司把丽人梅、红宝石海棠等当地优良树种曾绿进“中南海”。
青青苗木网6月5日消息:昌邑市临渤海湾南岸而居,有“中国丝绸之乡”、“中国华裔之乡”、“中国北方绿化苗木基地”等美称。面对“转方式、调机关”这一严重课题,昌邑市立异使命思路,依托思惟立异、科技立异和治理立异,在节能减排使命上取得了首要成长,一多量企业“华丽转身”,加入进“碧水蓝天”的大合唱步队中,个中,潍坊金丝达实业有限公司已位居领唱地位。
几次出国查询拜访
决计经管污染
潍坊金丝达实业有限公司(下称金丝达)成立于1992年,经过十几年的打拼,现已开展成为触及工业、农业、餐饮、观光、文明财产,下辖印染、漂染、化工等6家分公司,拥有职工1800余人,总资产5亿多元的综合性财产集团。
因为那时条件所限,企业开展前期不成避免地形成污染,开初金丝达也不认为然。可几次出国查询拜访让金丝达的有关指导深受教育和启迪。在新加坡,他们看到的是明哲保身的风光,在欧洲,的确见不到表露的地皮。从那时起,金丝达便立志治污,为长者同亲发现一个美妙的糊口环境,造福桑梓,偿还本人的“良知债”。回国后,金丝达投资近300万元购买装配了污水措置和脱硫除尘设备,这在那时当地可谓巨资搞环保的第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