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一个偶尔的机遇,村支书许庭铨从余姚的四明山亲戚那边获得一个信息:四明山镇的很多村大范围莳植花木,获得了必定的经济效益。许庭铨感觉自己村各方面的天然前提与那几个村差不多,这条路值得一试,因而他应机立断带头在田里种了2亩樱花和红枫,有的村平易近半信半疑地跟着他在田间地头种上了几株。三四年后,许庭铨的花木有了不错的收入,小小一棵胸径6厘米的樱花卖到110元阁下,而红枫的价钱更高,6厘米巨细能卖到400元阁下,并且都是收购商上门收购,底子不消担忧销路。村里青丁壮外出务工后留下的差不多都是60岁以上的白叟。可白叟们闲不住,龙山村所属5个天然村的“鹤发军”起头大范围莳植樱花、红枫、海棠等花木,莳植面积每一年以翻番的速度增加,至今全村已莳植花木2000余亩。
青青苗木网2014年1月21日最新资讯:正月十八。从绍兴上虞市岭南乡当局动身,汽车沿着九曲回肠的盘猴子路,绕过7道弯,来到该乡海拔550米的高山村——龙山村。
一进村,我们就见到一身劳动服的村支书许庭铨,他正批示几个斑白头发的村平易近帮着收购商把一棵棵六七十厘米高的树苗装上车:“从正月初七起头就有收购商上门来收购苗木了,给村平易近送来了开门‘红包’,多的农户节后十来天就已卖了上万元。”
龙山村与上虞第一岑岭——覆卮山相连,与余姚市的四明山镇交界,山高水清,空气清爽。但在上个世纪,因山高路远、地处荒僻而成为远近著名的贫苦村,村平易近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村里的年青人纷纭外出务工。
“鹤发军”这“玩票”性质的花木莳植带来了不测的经济收益。2011年,儿女、老伴都在杭州工作的55岁村支书许庭铨靠莳花木一项净收入达9.4万元,而收入10多万元、20多万元的农户不在少数,起码的农户收入也在2万元阁下。更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村里年花木收入高达32万元的梁祥仁佳耦都是70高龄的白叟,梁老伯笑着说:“我做梦都没想过我务了一生的农,也贫困了一生,老了还能赚到这么多钱。当初的贫苦村一会儿成了乡里的致富示范村。”
因为村里莳植的花木70%是早、白、红三个品种的樱花,每一年到了春季,村里满山满坡都是盛开的樱花,吸引了很多旅客。龙山村的村平易近们很快捉住这一商机,2007年,在乡当局的搀扶下,16户村平易近前后在自己家里开起了“农家乐”,用自家养的土鸡、土猪,自己种的青菜、萝卜和门前屋后的野菜招待城里客人。每当双休日和炎天,这里的客人川流不息,俞服明家的“俞氏农家乐”、梁善曾的“清冷农庄”年欢迎旅客都在2000至3000人次,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