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西秦岭南麓、嘉陵江上游的徽成盆地,境内冬无酷寒,夏无盛暑,光照充沛,雨量充分。持久以来,徽县南北部山区农作物产量极低,人平易近群众糊口对比坚苦。
穷则思变。徽县特别的地舆位置和怪异的天气天然资本,使得徽县培养的各类苗木具有抽芽萌动较迟、抗寒抗旱、天气顺应性强、成活率高档特点。跟着国度退耕还林工程、长防林扶植工程、三北防护林扶植和城市绿化等林业大项目标启动实施,各类生态造林苗木和城市绿化苗木需求量不竭加大,徽县随机应变,当令而动,抢抓机缘成长育苗财产。从20世纪90年月末起起头测验考试成长育苗财产,到2010年以来进入快速成长阶段,今朝,徽县育苗财产逐渐成长强大,苗木产物深受市场接待。徽县也被定名为“全国绿化圭表标准县”、“全国侧柏良种基地”。
黑松村是徽县第一个育苗专业村。全村74户农户,有72户从事苗木繁育,全村2200亩耕地全数莳植和移栽了各类苗木,真正实现了苗木全笼盖,2012年全村户均育苗收入到达了5万元以上,人均收入1.2万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不雅。
在黑松村等育苗专业村的示范带动下,2012年,徽县高桥、麻沿、榆树、江洛等北部四乡镇实现了育苗财产全笼盖,十亩以上的育苗大户育苗人均纯收入到达2.17万元,是全县农人人均纯收入4391元的5倍。苗木总收入最高的农户家庭收入到达了360万元,扣除出产性费用支出,家庭总收入到达263万元,人均纯收入到达52万元。
黑松村村平易近刘程度在自家门前的自留地里种了1.2亩白皮松,颠末两年的培养,一亩地的年纯收入跨越了5万元。今年,他把所有的利润全数投资进去,扩大了育苗范围,等候着来年取得更好的收获。在育苗田里,刘程度站在随风摇摆的苗木旁告知记者:“你说要不是这小苗子,种啥能有这么好的效益?”
育苗财产的成长强大,既带来了可不雅的经济效益,也带动了劳务经济的敏捷成长。育苗乡镇的农人在打理完自家农活后,不消出远门,在有育苗财产的本村或邻村从事起苗、拔草、打包等田间管护工作,就近就可以挣到可不雅的工资。
江洛镇玉石沟村村平易近董艳艳之前终年在外打工,而今年,她选择了留在家门口打工。董艳艳在本村的育苗田里从事平常管护等工作,一年可以干150天,全年能挣15000元阁下。最让她欣慰的是,留下来可以或许赐顾帮衬到两个孩子和白叟。董艳艳告知记者,村里很多多少妇女都像她一样,选择留在家门口务工。育苗财产既增进了农人增收致富,也有用地解决了空巢白叟和留守儿童的问题。
随机应变,科技兴业惠泽万农
徽县怪异的天气资本、区位优势和丰硕的植物资本,很是适宜于油松、西岳松、日本落叶松、七叶树、银杏等具有地区特色的苗木品种发展。多年来,徽县苗木也一向以这些品种为主。为了不竭地顺应市场成长需求,做大做强育苗财产,徽县对峙走“随机应变、调整布局和品种多元化”的成长门路,逐渐实现由最初单一的几种生态造林苗木繁育向造林、城镇园林绿化和花草等品种多元化改变
品牌经营地盘生金 甘肃陇南苗木繁育财产,初秋时节,地处陇之南的徽县,群山披绿,千山尽染。大山下处处都是育苗田,育苗人或忙着修剪树苗,或起挖苗木,或打捆装车,一个个脸上弥漫着丰收的喜悦……
最近几年来,徽县安身现实,紧紧捉住国度加大生态扶植的机缘,充实操纵县内适宜的天然前提和情况资本,鼎力成长育苗出产,使苗木繁育财产敏捷成长强大。全县各类育苗面积已到达5.3万亩,全县苗木总产量到达3亿多株,总产值8亿元,亩均收入过万元,2012年全县农人人均育苗收入1326元,占全县农人人均纯收入4391元的30%,苗木财产已成为徽县山区群众名不虚传的“绿色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