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苗木网广告
会员升级
当前位置: 苗木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容器育苗 » 正文

南天竹容器育苗管理方法以及长期沙藏催芽育苗方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9-04  浏览次数:441
核心提示:2013-09-04日信息:量38 南天竹容器育苗经管方式和持久沙藏催芽育苗方式南天竹为小檗科南天竹属常绿灌木,6月份开白色小花,浆果球
2013-09-04日信息:量38 南天竹容器育苗经管方式和持久沙藏催芽育苗方式南天竹为小檗科南天竹属常绿灌木,6月份开白色小花,浆果球形,11月中旬成熟,果实累累,颜色鲜红艳丽,经霜不衰。南天竹在我国的栽培汗青悠长,既是经常使用的不雅叶、不雅果树种,又是传统的插花材料,同时也可盆栽和建造盆景。南天竹喜暖和潮湿天气,较耐寒,在我国栽培规模较广,深受人们爱好。采种及处置采种应选择发展硬朗、树势兴旺、抗性强、无病虫害的苗木作为采种母株。采种时候通常是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采收后的种子用插手消毒药剂的温水浸种4小时,然后经晾晒、分拣后进行种子室内沙藏催芽,沙堆笼盖草帘并要常常查抄。营养土配制及灌装按照营养土的配方筹办好细土和腐熟的基肥,并按比例进行夹杂搅均,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堆置4天~6天后进行泥土消毒,边喷洒消毒剂边搅拌营养土,再按比例插手氮、磷、钾肥,配制的营养土要不沙不粘。装灌营养土最首要是填实泥土,泥土距营养钵上沿2厘米~3厘米,不克不及呈现架空,但也不克不及过于紧实,目标是不克不及使种子与泥土接触不良或种子贫乏空气影响呼吸。营养钵全数装完后整洁地摆放在低床中,然后给低床中浇水,经由过程渗水浸湿营养钵中的泥土(浇水时候要按照种子沙藏状态而定)。播种待营养钵泥土不湿不粘且种子露白时进行播种。每一个营养钵里放置2粒~3粒种子,待点播全数完成后,同一覆细营养土1厘米~2厘米。育苗经管出苗前整床可笼盖易于移动的草帘或地膜,目标是为了提高地温。笼盖的草帘要在出苗后实时撤失落,笼盖的地膜要勤于通风和查抄。在此时代应连结泥土潮湿,以利种子萌生。浇水最好用洒壶喷洒,不然会将容器中的种子及泥土冲出。跟着幼苗的不竭出土,笼盖和遮荫的时候要逐步削减。笼盖物若不实时揭除,会影响幼苗的正常发展。在幼苗期水量要充沛,以增进侧根发展,到适生期节制浇水量,增进苗木充实木质化。为了增进苗木多生侧根和发展,采取喷水和恰当干湿瓜代浇水结果最好。当小苗长出2片~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和补苗。每一个容器内保存一株健康壮苗,多出的幼苗间出,定植于过剩的容器中;对于灭亡和发展不良的幼苗要进行补植。在间苗和补苗之前要浇一次水,待水渗干后再进行间、补苗,如许不会毁伤幼苗根系。容器育苗所需要的营养除了来历于营养土外,在苗期还要不竭地追肥,以知足苗木分歧期间对养分的需要,一般当幼苗脱壳后便可以追肥。在速生期之前,如底肥不足,要以追施氮、磷肥为主,每隔1个月阁下追施1次,但每次施肥量要少,追肥后要实时浇水;在速生时代,追肥时应把握肥料浓度,以避免烧苗。除草对保苗也很主要,是以除草应“除早、除小、除了”,不克不及等杂草长高或良多后再除,因为杂草比幼苗生命力强,它们会与苗木争夺泥土中的养分和水份。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保证培养优秀苗木的主要办法之一。在多年的育苗工作中,还没有发现南天竹的苗期病害;虫害首要是蚜虫,发现蚜虫可喷洒2000~3000倍液的阿维菌素或2000倍液的吡虫啉溶液。当苗高20厘米阁下,根系布满整个容器袋时便可定植。定植时脱去容器袋,注重要护卫营养土球不要散开,苗子按巨细分级定植,株行距20厘米×40厘米,埋实并浇透水。南天竹持久沙藏催芽育苗方式一、实时采种1至2月间,当南天竹种子鲜红还没有发黑脱落之前,在发展硬朗的植株上采摘下充实成熟的果实,除去果序痛处,将果粒用清水浸泡2至3天。待果皮发软后,用河沙与之夹杂,搓揉,去果皮、果肉,再用清水漂浮去瘪粒,稍晾后便可沙藏催芽。二、后熟催芽因南天竹为胚发育不完全的心理后熟型种子,必需经较长时候湿沙夹杂储藏,让其顺遂完成后熟进程,才能进入正常的抽芽阶段。一般从采摘种子到抽芽要6至8个月。储藏催芽的具体做法是:将洗净晾干的种子与清洁的湿沙按1∶3的比例夹杂平均(沙的含水量以用手握之成团、松开即散为度),将其贮放于水缸或釉质大花盆中,加盖木板以防鼠类风险。在厥后熟至抽芽进程中,每隔15至20天查抄一次,如发现沙粒干燥,要喷水增湿;若有种子发霉现象,要实时进行清洗并换沙。至9月上旬,种子起头萌芽露白时即掏出播种。三、整地作床南天竹幼苗忌曝晒和根部积水,是以苗圃地应选择有侧方庇阴、背风阴湿、排灌利便的松散地块。播种前详尽整地后,施入沤熟的饼肥,将圃地做成高10至20厘米、宽1至1.2米、长约10米的苗床。为避免杂草滋长,影响幼苗发展,可喷洒用30毫升乐果乳油加75千克水配制成的除草剂。这种除草剂不但可防除杂草,还能增进幼苗的发展。四、开沟播种在苗床上按15厘米行距开沟,沟深5至7厘米。将已抽芽露白的混沙种子平均撒播于播种沟内,种粒间距通常是2至3厘米,然后加盖一层厚约2至3厘米的肥土或火烧土,以不见种子为度。利用火烧土可避免幼苗发生病害。最后将床面喷湿,笼盖一层稻草或秸秆保湿。五、播种经管出苗前要常常喷水,连结床面潮湿,一般15天后即有70%以上的种粒破土而出。应分2至3次揭去覆草(或秸秆)。若温渡过高(跨越30℃),在揭覆草的同时,必需搭棚遮阴,为幼苗发展缔造一个阴凉潮湿的情况。当植株长出真叶且气候转凉后,便可全数撤去笼盖物,熬炼小苗;在秋末往苗床上撒一层草木灰,以增添小苗越冬的抗寒性。如冬季低温在0℃以下时,为避免幼苗受冻,苗床上要加盖地膜,若遇出格严寒的气候,还要在地膜上加盖草帘。翌年3月撤去草帘和地膜,增强肥水经管,如幼苗太密,还要进行间苗移栽,2至3年后便可长成供绿化或盆栽不雅赏的大苗。对常见的叶斑病(黑斑病、褐斑病)用波尔多液防治;发现卷叶蛾等食叶害虫时,用50%杀螟松1000倍液防治。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