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04日信息:13 苗圃经管
13.1 功课设计
包括圃地域划、功课方式、手艺办法、产量质量、劳动定额、材料耗损、育苗成本等。功课设计由苗圃负责人组织手艺和财会人员编制。
功课设计用表见附录n(提醒的附录)。
13.2 苗圃档案
13.2.1 必建档案
苗圃功课设计使命书、设计施工图、根基环境年报、苗木产量质量、苗木成本、耗损定额。各项尝试设计、病虫害,灾难查询拜访。新树种、新品种、新手艺的引进及应用结果等必建档案。
13.2.2 附加档案
有前提的苗圃,还应成立和完美景象形象不雅察、泥土测定、苗木物候期及发展特征等资料的建档工作。档案应由手艺负责人审查经管,持久留存。
苗圃有关建档用表见附录p(提醒的附录)。
13.3 科学尝试
苗圃要以科技干部、技工为主干,成立科学尝试小组。针对育苗出产中关头问题,积极开展良种选、引、育、繁、出产机具改进和改革、植物激素、化学除草剂、新农药应用、容器和地膜笼盖等快速育苗新手艺的尝试勾当。
13.4 效益查核
为制定定额、查核效益供给根据,各承包班组(人)应确定专人,照实填写工作日志,财会人员应分月将日志项目汇总填写到育苗功课计较表中,清算出育苗成本,准确反应育苗中人力、物力和资金运用环境及出产成果,发现和发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力,尽力提高育苗经济效益。
“工作日志”及苗木经管计较表见附录n(提醒的附录)。
14 容器育苗手艺
14.1 内容
合用于一般容器育苗的容器选择、基质配制、容器苗培养方式及出圃规格等。
14.2 应用规模
裸根苗造林不容易成活的处所和树种,和珍稀树种和营建速生丰登林;在温室、大棚内培养容器苗,和培养园林绿化苗木。
14.3 育苗容器
14.3.1 容器种类
14.3.1.1 塑料薄膜容器
a)一般用厚度为0.02-0.06mm的无毒塑料薄膜加工建造而成。
b)塑料薄膜容器分有底(袋)和无底(筒)两种。有底容器中下部需订6-12个直径为0.4-0.6cm的小孔,小孔间距2-3cm或者剪去双方底角。
14.3.1.2 泥质容器
a)用腐熟有机肥、火烧土、原圃土,并添加适当无机肥料配制成营养土,经拌浆、成床、切砖、打孔而成长方形的营养砖块;或者用棉农用的制钵器制成营养钵。
b)蜂窝状容器
以纸或塑料薄膜为原料制成,将单个容器交织摆列,侧面用水溶性胶粘剂粘成,可折叠,用时睁开成蜂窝状,无底。在育苗进程中,容器间的胶粘剂消融,可以使之分隔。
14.3.1.3 硬塑料杯
用硬质塑料制成六角形、方形或圆锥形,底部有排水孔的容器。圆锥形容器内壁有3-4条棱状突起。
14.3.1.4 其他容器
随机应变利用竹篓、竹筒、泥炭和木片、牛皮纸、树皮、陶土等建造的容器。
14.3.2 容器规格和暗示方式
14.3.2.1 容器规格
育苗容器的规格取决于育苗地域、树种、育苗刻日、苗木规格、运输前提和造林地的登时前提等。在保证造林成效的条件下,尽可能采取小规格容器。经常使用容器规格见附录q(提醒的附录)。
14.3.2.2 暗示方式
a)5cm×12cm暗示在装填基质后,容器的直径为5cm,高为12cm。
b)7cm×7cm×12cm暗示营养砖的横断面为7cm×7cm的正方形,砖高为12cm。
c) 3cm×5cm×7cm暗示营养钵上底直径为3cm,下底直径为5cm,高为7cm。
d)4cm×12cm暗示蜂窝状六角形外接圆直径为4cm,高为12cm。
14.4 育苗基质
14.4.1 基质成份及配制要求
14.4.1.1 容器育苗用的基质要随机应变,当场取材并应具有下列前提:
a)来历广,成本较低,具有必定的肥力。
b)理化性状杰出、保湿、通气、透水。
c)重量轻、不带病源菌、虫卵和杂草种子。
14.4.1.2 按照培养的树种配制基质,当前较为遍及采取的基质材料有黄心土、火烧土、腐殖土、菌根上(另加3%阁下的过磷酸钙)等,按必定比例夹杂利用。培养少许珍稀树种时,在基质中掺以适当蛭石、珍珠岩等。
14.4.1.3 配制基质的泥土应选择松散、肥饶、通透性好的泥土,不得选用菜场地及其他污染严重的泥土,基质成份及其比例见附录r(提醒的附录)。
14.5 基质的消毒及酸度调理
14.5.1 为预防苗木发生病虫害,基质要严酷进行消毒,方式见附录s(提醒的附录)。
14.5.2 配制基质时必需将酸度调整到育苗树种的适宜规模。
14.6 菌根接种
14.6.1 用容器培养松苗时应接种菌根,在基质消毒后用菌根土或菌种接种。
14.6.2 菌根土应取自同种松林内根系四周表土,或从统一树种前茬苗床上取土。菌根土可混拌于基质中或用作播种后的覆土材料。
14.6.3 用菌种接种应在种子抽芽后一个月,可连系芽苗移栽时进行。
14.7 容器苗培养
14.7.1 选择圃地
14.7.1.1 本着“就近造林、就近育苗、就近取土”的原则,选在距造林地近,运输利便,有水源或浇灌前提,便于经管的处所。
14.7.1.2 圃地要求平展、排水杰出、光照充沛、通风的半阴或半阳地;不克不及选在低洼积水、易被水冲、风口、菜园、蕃薯地或浓阴下育苗。
14.7.2 整地作床
14.7.2.1 育苗地要断根杂草、石块、平整地盘,分苗床与步道,做成10cm阁下高的平床,床宽1.0-1.2m,长度依地而定,步道宽40cm,开好四旁的排水沟。
14.7.3 装袋和排放
14.7.3.1 基质要在装袋前潮湿,含水量10%-15%。基质必需装实,基质装至离袋口0.5-1cm处。
14.7.3.2 将装好基质的容器整洁靠紧地排放在苗床上,容器上口要平整一致,苗床四周用土培好。
14.8 播种
14.8.1 容器育苗要选用良种或种子品质到达划定的二级以上种子。
14.8.2 种子消毒和催芽
a)播种前种子要颠末精选、查验、消毒和催芽。
b)种子消毒:
5%石灰水浸种1-1.5小时。
0.5%-2%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5分钟。
1.5%-2%福尔马林溶液浸种20分钟。
浸种催芽(松类):
c)种子消毒后,捞出用清水洗净,阴干。
用30-40℃的温水浸种24小时,中心换温水一次,然后将种子摊开,凉干便可。
14.8.3 播种期和播种量
14.8.3.1 容器育苗的播种期按照育苗树种特征、当地天气前提、育苗体例、培养刻日、造林季候等身分确定。松类苗木宜于秋季(8-9月)播种,第二年春季(2-4月)造林;用于秋季补植和10月份造林的苗木宜于昔时3-4月播种育苗。
14.8.3.2 播种量按照树种特征和种子质量、催芽水平而定。松类一般每袋播种1-2粒,播后实时覆土。覆土厚度为种子厚度的1-3倍,特小粒种子以不见种子为好,再盖上一层狼衣等。
14.9 移植
14.9.1 芽苗移植
14.9.1.1 将颠末消毒催芽的种子平均撒播干沙床上,待芽苗出土后移植到容器中。针叶树种应在种壳行将脱落、侧根形成进步行。
14.9.1.2 移植前将培养芽苗的沙床浇透水,轻拔芽苗放入盛清水的盆内。芽苗要移植于容器中心,移植深度把握在根颈以上0.5-1.0cm,每一个容器移芽苗1株,好天移植应在早、晚进行。移植后随即浇透水,需要时还应恰当遮荫。
14.10 苗期经管
14.10.1 水份经管
容器苗水份的经管最为主要,除了雨六合湿外,移植后的一周内要对峙早、晚各浇一次水,一周后要对峙天天早上浇水一次,每次必需浇透,在苗期要连结营养上潮湿。
雨天要注重排水,做到内水不积,外水不淹。
14.10.2 施肥
追肥的时候、次数、肥种、数目要按照树种和基质肥力而定。起头追肥最好用1%腐熟的稀尿液喷施为好,今后浓度可逐步加大,最好不消化肥,必需施用时要配制成0.2%-0.5%浓度的水溶液施用,并用清水浇苗,严禁干施化肥和在高温时施肥。
14.10.3 病虫害防治
本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发生病虫害要实时防治,需要时应铲除病株,药剂防治要准确选用农药种类、剂型、浓度、用量和施用方式,充实阐扬药效而不发生药害。防治病虫害一般经常使用的药剂和施用方式,参照浙江省处所尺度db33/179-94(即本尺度)有关划定。
14.10.4 间苗与补苗
种壳脱落,幼苗出齐一礼拜后,间除过量的幼苗,对缺株容器实时补苗,补苗和间苗后要随即浇水。
14.10.5 除草
把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做到容器内、床面和步道上无杂草,人工除草在基质潮湿时连根铲除,要避免松动苗根。用化学除草,见附录k(提醒的附录)。
14.11 容器苗出圃与造林
14.11.1 出圃规格
容器苗出圃规格按照树种、培养刻日造林登时前提等确定。部份造林树种容器苗出圃规格见表1。
出圃苗除合适表中划定外,还应具有根系发财,已形成杰出根团。苗干竖立,光彩正常,长势好,无机械毁伤,无病虫害。
14.12 起苗运苗
14.12.1 起苗应与造林相跟尾,做到随起、随运、随栽植。
14.12.2 起苗时要注重连结容器内根团完整,避免容器破裂。堵截穿出容器的根系,不克不及硬拔,严禁用手提苗茎。
14.12.3 运苗东西,最好能设计箩筐类的外形,并做成上下二层,一担可装120-150袋,约能造林1亩阁下。
14.13 造林
造林时每人带一刀片,先把穴挖好,然后用刀片从营养袋侧向划破塑料薄膜,剥去整个袋膜,将剥去袋膜的营养土移至穴内,注重容器土要比穴面土深约2cm,避免往后穴土下沉。袋子超出跨越穴面,水份不足。其他抚养经管同裸根苗造林。